45岁男子查出肺结核,吃了1年异烟肼,竟呼吸衰竭走了?一文说清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肺结核,也被称为“肺痨”,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发的传染性呼吸系统病症,患者的死亡率高。它的常见症状包括持续的咳嗽、咳痰、低热等,初始状态的症状常常因为和日常的感冒相似而被人忽略,此病易感染人群包括免疫力较低的中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需要做好防范措施,降低肺结核的风险。
2019年,45岁的李志明是江西县城的一名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工作看似光鲜亮丽,但生活却远比常人辛苦。带高三毕业班的他几年如一日熬夜备课、讲题,上课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板书的黑板一节课下来得擦四五次。而尽管身心疲惫,却还要保持高度集中的精神状态去处理班级里高三学生们的各种突发情况。此外,李志明的饮食也非常不规律,为了节约时间常常一天一俩顿,导致身体愈发虚弱起来。
9月13日这天,李志明正站在讲台上讲解顾问,刚清了清喉咙想喊人回答问题时,喉咙里突然发痒,紧接着有股刺挠感从喉咙腾地涌上来,像海浪一般拍打挤压着咽喉,带出一阵猛烈地咳嗽。他拍了拍胸口,只觉得一股血腥味回冲鼻腔,不由地皱起眉头。李志明以为是被粉笔灰呛到了,已经司空见惯,随手拿起讲台上的水漱口,继续上起课来。
下午六点,李志明刚上完白天的以后一堂课,整个人感觉到十分疲惫。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办公室,打开刚点的麻辣烫外卖。可刚咀嚼一半,忽然胸腔一股巨大的压力往喉咙处顶,像一群蚂蚁顺着食道往咽喉处涌,他下意识猛烈地拍着胸口,开始剧烈的咳嗽着,他感到胸腔像燃起了火苗,一跳一跳地烫着内壁。他抓起身边的冰水,艰难地往下咽,在冰感的镇压下,咳嗽也渐渐缓了下来,这一趟折腾下来,李志明的脸早已成了猪肝色,他抹了把脸上的汗,继续灌了几口冰水,开始改起作业来。
他刚拿起笔批改,刚平复下来的胸口突然又涌起一阵刺痛,像是有人用锥子刺他的肺部。他又放下红笔试图深呼吸缓解,可每呼吸一次肺部就像有张砂纸在气管处用力摩擦,疼的他龇牙咧嘴起来。他叉着腰起身直了直身子,拿起冰水想要缓解疼痛,可刚喝了俩口就呛了出来,剧烈的咳嗽让他瞬间弓起身子,脸色发红,冰水混着血丝洒在了学生的作业本上。李志明有些发慌,他重新撑起身子想去医院检查,却发现身体像是被抽取力气如提线木偶,刚一使劲便重重地倒在了地上,发出了巨大的声响。其他老师闻声赶来,吓了一跳,连忙拨打了120,将李志明送进了医院。
来到医院后,医生立先详细询问了李志明的病史以及症状后,为其安排了血常规做了详细检查和胸部X片。血常规显示他的白细胞计数偏高为12.5×10⁹/L,正常范围4-10×10⁹/L,中性粒细胞比例上升至78%,正常比例为50-70%,C反应蛋白也明显升高(32mg/L,正常<10mg/L)。胸部X光片显示右上肺野有片状模糊阴影,边缘不清,疑似炎症或结核灶。进一步的痰涂片检查找到了抗酸杆菌,结合他的症状,医生初步诊断为肺结核。
李志明听完医生的诊断,心头一沉,原以为只是过于劳累,普通的咳嗽,没想到竟然是肺结核。他不禁心里发慌,担心地问着医生:“这病可以治好吗?我还能继续教书吗?”
医生仔细解释道:"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肺部组织,常见症状包括长期咳嗽、咳痰、低烧、夜间盗汗和体重下降。这种病和免疫力低下、长期劳累、营养不良等因素密切相关。你平时工作强度大,饮食不规律,加上长期在粉尘较多的黑板前工作,确实增加了感染风险。但只要坚持规范的抗结核治疗,保证充足营养和休息,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随后,医生为李志明开具了异烟肼,并叮嘱道:“你回去之后一定要严格按时按量服药;平时尽量减少接触粉尘类的环境,注意休息;饮食方面要注意多喝水,同时控制油脂和糖分的摄入;另外,适当做些缓和的扩胸运动,坚持下去,才能稳定病情。”
回到家后,李志明下定决心要养好身体。他开始严格按照医嘱每天坚持服用异烟肼。他向学校请了一周的假,自己则在家安心养身体,减少粉笔灰对胸腔的的刺激。每天早上,他都会做些简单的扩胸活动。饭菜上也清淡了许多,重油重盐也几乎没有再碰。这样坚持了俩周,李志明的咳嗽也好了很多,胸闷感也逐渐消失,正以为一切都在像好处发展时,意外却悄然而至。
12月3日清晨,李志明正站在讲台上看早读,忽然感觉喉咙一阵发痒,本能的用手捏住喉咙咳嗽了一声,只听喉咙里传来了闷咳声,像是金属片刮擦着肺部,喉咙发痒却没有明显的疼痛。他拧开茶杯喝了一口水,发现温热的水进入咽喉仿佛是滚烫的岩浆,疼痛感从咽喉处直窜天灵盖,他咬着牙忍了忍疼痛,感觉到身体不适,决定上完上午的课就回去休息。
上午12点,李志明刚上完最后一节课,他回到办公室刚坐下想休息一会,突然感觉肺部一阵发麻,像电流一样四处蔓延,到了胸腔时传来隐隐的疼痛感,他刚想张开嘴咳嗽,却发现一咳便停不下来,喉咙像是被针刺挠着。身体随着猛烈的咳嗽愈发蜷缩起来,李志明不得不单手扶着桌子,努力支撑着身体,但随着咳嗽越来越严重,他的头越来越低,身体的血流直冲大脑,太阳穴嗡嗡直响。“轰隆”一声,整个人从工位上倒了下来。办公室其他老师见状,连忙冲了过来将他送进了医院急诊。
来到医院后,医生连忙为李志明做了胸部CT检查,CT显示李志明右肺上叶多发斑片状阴影,伴空洞形成;痰培养检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确诊为继发性肺结核。脑脊液检查排除结核性脑膜炎,但血药浓度检测发现异烟肼血药浓度超标(8.2μg/mL,正常范围1-5μg/mL),结合四肢麻木、视力模糊等症状,肝功能检查提示轻度药物性肝损伤(ALT 68U/L)。最终确诊为肺结核伴肝损伤。
听见肝损伤三个字,李志明像是晴天霹雳,随即他声音颤抖着质问医生:“我得的不是肺结核吗,医生开了药我一点都不敢耽误,从来没有漏过一粒,平时清淡饮食还坚持锻炼,复诊从来没提示有问题,怎么会突然变成了肝损伤?你们会不会给我检查错了!”
医生连忙安抚李志明坐下,耐心问:“你这段时间有没有用过其他药物或者饮酒?”李志明立刻摆手否认:“我从确诊肺结节那天起就忌了酒,也不敢乱吃油腻的食物,每天坚持服用异烟肼,没有乱吃东西。”医生听见李志明的回答不禁露出了疑惑的神情,眉头紧锁,一定是哪一步出错,这才让病情走向了不可控。
为了明确病因,医生开始详细追问他在这两个月来控制肺结核过程中的一些关键习惯。医生从药物服用方式、复查频率、饮食作息,再到是否使用其他辅助药物进行了长达半小时的细致询问。直到李志明回忆起他的一些服药细节,医生才神色微变,终于从其中找出了真正的隐患所在,原来,一切竟还是异烟肼惹的祸!
医生语气沉重地说:“真是无妄之灾啊!你确实很认真在对待治疗,按时服药、饮食清淡、坚持锻炼,连戒烟戒酒都做到了,这本来可以让你身体慢慢痊愈,可偏偏你忽略了这2个关键的细节,才让肝脏一天天走向衰竭。临床上像你这样的患者不少,眼看病情控制得不错,却没在意这2个细节,最终导致了肺结核向肝损伤转移!”
一、茶水送药
李志明是典型的自己扛型老师,既教课又带班,怕耽误事,每次吃药都讲究快准稳。为了不让药的苦味影响心情,他习惯一边泡着绿茶,一边把药片咕噜咕噜送下去——这在他看来,是种养生的方式,清火、润喉,又不耽误时间。但他没意识到,绿茶里的茶多酚和鞣酸,会和异烟肼结合生成难以代谢的复合物,不仅影响药效,还会悄悄增加肝脏负担。本就每天讲课讲到沙哑、回家连晚饭都顾不上吃的他,身体早已透支,肝功能本来就不在最佳状态,却在不知不觉中日饮慢毒。就像是水龙头每天滴一滴油漆,看不出异样,但日复一日,排水管终究会被堵死。他一直以为自己做得对,实际上这杯绿茶送药的操作,才是他后期肝损伤的真正祸根。
二、错误吃药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李志明习惯凡事力求尽善尽美。他确诊肺结核后没有丝毫怠慢:准点吃药、清淡饮食、早睡早起、扩胸锻炼……别人问起他治疗得如何,他甚至还有点小自豪。但正是这种事事用心的性格,也让他更容易陷入一个误区:他以为只要吃了药,就是尽责了,却忽略了服药方式对身体的影响。异烟肼的标准吃法,是早晨空腹+温开水送服,这样药效才能稳定释放,减少肝脏代谢压力。但他每天晨读时喝着茶水顺手吞下药,一来因为怕苦,二来讲课时间紧,能省就省。这就像写作文用了好词好句、排比比喻样样齐全,却在最关键的立意上跑了偏——努力没有错,但方向错了,再多分数也拿不回来。他错就错在,把吃药当成了一项例行公事,却忘了:药的入口方式,决定了它在体内的每一场战斗。
资料来源:
[1]穆棚,朱晨.耻垢分枝杆菌中TetR/AcrR家族转录因子Ms0532介导的异烟肼抗药性机制[J/OL].海南医学院学报,1-12[2025-05-17].
[2]张沛祥,田铄琪,王姚俊,等.基于网络毒理学探究异烟肼诱发超敏反应的作用机制[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5,45(03):244-253.
[3]杨艳琴.支气管结核气管镜下注入异烟肼联合阿米卡星治疗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25,29(11):78-81.
(《45岁男子查出肺结核,吃了1年异烟肼,为何会呼吸衰竭走了?一文说清》一文情节稍有润色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图片均为网图,人名均为化名,配合叙事;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